發布時間:2024-08-30
8月28日,新疆福海縣人民政府、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上海水產集團有限公司四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福海縣打造為新疆漁業綠色發展高地。
據了解,福海擁有全國十大內陸淡水湖之一的烏倫古湖,境內有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兩大河流,天然水域面積170余萬畝。這里盛產白斑狗魚、池沼公魚、東方歐鳊等 23種冷水魚,以品質上乘、綠色天然等特點深受消費者青睞和市場認可。2023年福海縣水產品產量達8100噸、產值 1.62億元,成功創建為國家級水產健康和生態養殖示范區,是新疆重要的水產品供應基地。
福海縣結合烏倫古湖水域特征引入“棚塘接力、塘育湖出”模式,將鹽堿生態池塘培育的大規格魚種投入烏倫古湖等大型鹽堿水面進行生態化養殖,實現了綠色、優質水產品產出。積極推進和開發智慧化養殖、旅游觀光垂釣等功能,實現了漁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管理、漁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東海水產研究所此次結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福海縣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將耐鹽堿魚類養殖與鹽堿地治理相結合,開展暗管排鹽、溝渠排鹽等鹽堿地排水漁業回用、田塘連接工程建設,推廣“以漁降鹽治堿”技術、養殖固廢資源化利用技術,試點區域將改造24427畝鹽堿生態池塘和5585畝鹽堿精養池塘,實現鹽堿水土循環利用。
據悉,東海水產研究所長期致力于鹽堿地水產養殖基礎研究、共性技術研發以及全國范圍的應用示范,充分體現了科技創新對服務“三農”、推進漁業現代化建設、服務行業科學管理的支撐保障作用。自20世紀90年代起,東海水產研究所組建鹽堿水養殖與漁農綜合利用創新團隊,多年來整合我國鹽堿地水產養殖研究方面的科技力量,牽頭組建了鹽堿地水產養殖科技創新聯盟、農業農村部低洼鹽堿地水產養殖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
下一步,東海水產研究所將立足于福海縣漁業發展的特點和需求,面向服務新疆地區現代漁業發展、鹽堿地綜合利用及冷水魚全產業鏈提升,通過開展水產養殖技術創新、水產品種培育、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水產加工與質量安全、市場開拓與品牌建設、水產養殖馴化等合作,進一步夯實內陸大水面漁業增養殖科技創新能力、人才及專業漁業企業培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福海乃至新疆漁業高質量發展集思廣益、獻計獻策,共同推進漁業科技進步,服務漁業高質量發展。